2025年4月,我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智慧教室成功举办“第一期新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习营”,研习营为期3天,来自5个教学单位的6名新入职教师参加并顺利结业。
本次研习营以“基于BOPPPS微格教学实践”为主题,由邵子健、孙阳和邢楠3位教师发展师担任引导员工作。他们融合在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参与ISW(教学技能工作坊)研修积累的宝贵经验,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带领新教师深度参与BOPPPS教学模型的实践应用,帮助新教师全面理解并掌握该模型如何在课堂全流程中保障学生获得多元且系统的学习体验,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三位引导员以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在开放包容的研讨氛围中开展双向互动,通过即时精准的教学反馈为新教师提供个性化指导。在两轮微课演练的对比实践中,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实现显著提升:从对BOPPPS教学法导入(Bridge-in)、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总结(Summary)六大核心要素的机械理解,逐步发展为自然流畅的融合运用;课堂节奏把控也从零散生硬的片段衔接,进阶为层次分明的整体推进。这种蜕变不仅体现在教学要素的灵活切换上,更展现在教学内容的精准取舍、教学环节的匠心设计等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新教师构建起扎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基础。
在结营仪式上,引导员为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并精心准备了藏头诗作为小惊喜。引导员与学员之间相互鼓励,真诚分享心得。学员们纷纷表示,相较于传统的讲授式培训,工作坊的形式独具特色,有效开发了大家的教学潜力,为未来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和方法。在引导员的悉心指导下,学员们认真准备微课内容,反复试讲,不断反思,重新梳理和打磨教学环节。在满怀激情迎接每一轮挑战的过程中,他们显著提升了站稳神圣讲台、教书育人的内在动力。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刘柳在小结时表示此次研习营的成功举办,是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系统性学习与实战演练,帮助新老师上好入职第一课,过好教学关,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和鼓励新入职教师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成长。未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持续关注新入职教师的成长需求,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教学培训活动,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优质平台,为培养更多优秀教育人才、推动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供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初审:刘 柳 复审:刘安妮 终审:赵 健 )